春去秋来,时光荏茬,匆匆之间,白驹过隙。闲云潭影,物换星移,又是一秋。一年一度秋风劲,秋风秋雨愁煞人。每个秋天,总是这般的不经意,又是这般的让人难以捕捉。而雨,装满秋的拖车,漫天盖地,带走了最后的一丝酷热,打开了冬的那扇推窗,将寒冷扑面而来。
在QQ上消失了好久的同学桂子突然上线了,告诉我他已经通过了司法考试。言语之中,唏嘘不已。五年啦……终于通过了。为了这次考试,从今年5月开始,桂子便放弃了工作,在蓉城西南某大一心一意地复习,夜以继日,终于以超过分数线7分的成绩,跨过了那道门槛。下个月就去拿执业证了,桂子说,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遥想在黄坡岭的日子,桂子还算得上是我们寝室里为数不多的执著者。可惜,这点我想我永远也学不来。也许,当一个人忘记了怎么样才能唤回自己的自信,才会如此五年如一日的执著着一个信念?
值得吗?桂子没有说话。也许这样才是一个最合理的结局,本来就无所谓值得与不值得。想起初中时那个饱受打击的语文老师写在教室墙上的那幅励志的对联:有志者,事竞成,破釜沉舟,百二雄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幸好有这样的一个结局,就如同那些肥皂剧最后皆大欢喜的大结局,既娱乐了别人,又终于给拖沓的剧情找到了最合理的结束,否则,喜剧也许就会变成正剧,又或者是悲剧,最后只是留下一堆观众的唏嘘,除了唏嘘,还是唏嘘。
那只秋天的老虎撕开天幕绝尘而去,因此秋雨老是淅淅沥沥下个不停。天气又开始转凉变冷。97年的这个时候,我正在酒城泸州。站在四川人民警察学校山下的那座大桥上,嗅着扑鼻而来的酒香,几乎感觉不到踩在脚下的那场秋雨。那时候,我刚满20岁。20岁,是一个充满绮梦与幻想的季节,而今,头顶上的蓝天早已经少却了那许多的蔚蓝,却算不清还剩下了多少的苍白。小楼听雨,依然是儿时的声音,但是却始终捕捉不到那样的一份安宁和沉静。到底是人改变了环境,还是环境改变了一个人?
窗外的秋雨依然恣意的漂洒,但我知道它终将会有疲惫的时候;然而满怀的惆怅,又怎会由一场秋雨造成?
星期四, 十一月 23, 2006
星期日, 十月 29, 2006
秋
就让秋风带走我的思念,带走我的泪;我还一直静静守候在,相约的地点……
已入秋了,这几天开始下起了雨,雨不大,但有连绵的意思。有道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这气温一下把人拉进了时令,不留一点余地。透过挂着水渍的玻璃,似被画框框住的一方天地里,几间屋顶,两丛树尖,还有不远处高耸的烟囱,已经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种冷峻的刚毅。
在江南,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感觉来得相对迟些。江南的秋好比一首小令,一半是回忆,另一半是向往。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都蒙着一种似醉非醉的纱,显得淡雅而多情。
江南的秋,有一种悠远的遥想,添了一丝眷恋。当蓦然惊觉鼻息感到略带干涩时,才发现已到中秋。说到中秋,就会想起赏月、吃月饼。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幼时,中秋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临近时节,每晚都会惦记着月儿是否又变大、变圆了,以致于看到圆圆的东西,小小的喉节就禁不住上下游动:这月饼啊!连大人们脸上似乎也能读出那种久远的神往。待到一轮满月静立树梢,梦幻般的银色撒了一地的美满,古诗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中秋古老的神韵,尽在这一纸几行中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的二十八个秋天了,不管周遭是怎样的变化,我依然能迷信着这种美。不是激动,而是感动,当季节悄悄迈入秋的门槛,我的心就自然被牵扯住了,一直追随到深秋。那甜甜的稻香会一直绕在鼻尖,清清的草香会一直轻轻地附在指尖,我想我的眼睛里能凝住所有美丽的秋色。在这一片还是农田小河的空间里,秋天的美是双重的,一边是新刈的草香托着稻香,被所有的农家人紧紧地攥在心头,兴奋和渴望交杂在一起;一边是揪着人心的凄凉的美,一如屋后的瓜藤搀不住流时,支着逐渐泛黄的身体苦笑,无力再缠绵。
我爱秋天,带着全部的虔诚与迷恋;我爱秋天,带着对成熟生命的思索。
看一路秋色,犹如参悟一路禅意。秋天用手指把枯叶揉掉,轻轻地吹一口气:总是要回去的,你不走就没有新的故事了,人生的风尘,来来回回,就算活在当下吧。
已入秋了,这几天开始下起了雨,雨不大,但有连绵的意思。有道是:一层秋雨一层凉,这气温一下把人拉进了时令,不留一点余地。透过挂着水渍的玻璃,似被画框框住的一方天地里,几间屋顶,两丛树尖,还有不远处高耸的烟囱,已经不自觉地流露出了一种冷峻的刚毅。
在江南,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感觉来得相对迟些。江南的秋好比一首小令,一半是回忆,另一半是向往。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和姿态,都蒙着一种似醉非醉的纱,显得淡雅而多情。
江南的秋,有一种悠远的遥想,添了一丝眷恋。当蓦然惊觉鼻息感到略带干涩时,才发现已到中秋。说到中秋,就会想起赏月、吃月饼。有诗道:“明月四时有,何事喜中秋?瑶台宝鉴,宜挂玉宇最高头;放出白豪千丈,散作太虚一色。万象入吾眸,星斗避光彩,风露助清幽。”幼时,中秋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临近时节,每晚都会惦记着月儿是否又变大、变圆了,以致于看到圆圆的东西,小小的喉节就禁不住上下游动:这月饼啊!连大人们脸上似乎也能读出那种久远的神往。待到一轮满月静立树梢,梦幻般的银色撒了一地的美满,古诗云:“光辉皎洁,古今但赏中秋月,寻思岂是月华别?都为人间天上气清澈。”中秋古老的神韵,尽在这一纸几行中了。
这是我有生以来的二十八个秋天了,不管周遭是怎样的变化,我依然能迷信着这种美。不是激动,而是感动,当季节悄悄迈入秋的门槛,我的心就自然被牵扯住了,一直追随到深秋。那甜甜的稻香会一直绕在鼻尖,清清的草香会一直轻轻地附在指尖,我想我的眼睛里能凝住所有美丽的秋色。在这一片还是农田小河的空间里,秋天的美是双重的,一边是新刈的草香托着稻香,被所有的农家人紧紧地攥在心头,兴奋和渴望交杂在一起;一边是揪着人心的凄凉的美,一如屋后的瓜藤搀不住流时,支着逐渐泛黄的身体苦笑,无力再缠绵。
我爱秋天,带着全部的虔诚与迷恋;我爱秋天,带着对成熟生命的思索。
看一路秋色,犹如参悟一路禅意。秋天用手指把枯叶揉掉,轻轻地吹一口气:总是要回去的,你不走就没有新的故事了,人生的风尘,来来回回,就算活在当下吧。
订阅:
博文 (Atom)